9月21日,中國睡眠研究會主辦的“2025年中國睡眠醫學發展論壇”在京滬穗蓉四地舉辦。多位院士、中外專家引領學術討論,線下2000余名臨床專家參會,線上直播觀看超100萬人次,國人睡眠質量改善與睡眠醫學創新前沿話題受關注。
圖:多位院士、中外專家參會
會上,先聲藥業與瑞士Idorsia公司合作研發的新型雙食欲素受體拮抗劑(DORA)達利雷生報告了中外Ⅲ期臨床數據,為失眠患者兼顧夜間睡眠與日間功能改善提供重要依據。
中西交流:提升失眠患者生活質量
意大利比薩大學勞拉·帕拉吉尼教授報告了《歐洲失眠管理最新進展》。她表示,達利雷生通過精準調節食欲素系統,實現了夜間睡眠改善與日間功能提升的雙重突破,已成為歐洲失眠一線治療方案。患者反饋入睡更快、夜醒減少,次日沒有傳統藥物的昏沉感。海外真實世界研究進一步顯示,達利雷生改善了失眠伴發的抑郁、焦慮等癥狀。
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王玉平教授報告了達利雷生的中國Ⅲ期臨床數據。王玉平教授表示,中國人群的主要研究結論與海外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結果一致,證實達利雷生可顯著改善中國失眠患者的夜間睡眠,實現“睡得長,睡得好”,且安全性良好,不增加次日清晨困倦感,停藥后無戒斷反應及反跳性失眠。
神經與腫瘤藥物研發全國重點實驗室發布"先聲全重求索計劃"及神經與失眠領域開放課題。實驗室主任唐任宏博士介紹,實驗室計劃未來三年投入3000萬元,積極拓展達利雷生研究方向,為腦血管病患者、精神類共病患者、退行性病變患者、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等帶來更多真實世界用藥依據。
專家寄語:重新定義優質睡眠
隨著新型失眠治療方法落地,失眠的臨床治療目標已不再局限于單純追求“入睡”,而更注重睡眠質量與日間生活質量。多位睡眠領域頂級專家分享了對新型療法助力患者達到“優質睡眠”的期待。
中科院饒子和院士:“從食欲素的發現到新型失眠藥達利雷生上市,是基礎研究轉化為臨床應用的成功案例。期待先聲藥業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加強與科研院所、臨床機構的合作,探索更多革命性的創新藥物,為健康中國做出重大貢獻。”
中科院段樹民院士:“睡眠障礙是身心健康最大的問題。多年來,傳統失眠藥物非選擇性地廣泛抑制大腦,副作用難以避免。很高興看到達利雷生等雙食欲素受體拮抗劑出現,精準調控睡眠-覺醒開關,可有效避免傳統藥物局限性。神經領域的創新藥開發難度大風險高,期待更多創新突破?!?/span>
中科院陸林院士:“我國睡眠醫學在過去10年間取得重大發展,國家高度重視睡眠健康,各地市級醫院普遍設立睡眠??崎T診,并加強專業人才培養與公眾科普,以全面提升睡眠健康服務水平。期待新上市的達利雷生等全球創新藥能夠盡快國產化,以降低價格惠及更多失眠患者。”
復旦大學黃志力教授:“達利雷生作為食欲素受體拮抗劑的杰出代表,以8小時半衰期,完美契合生理睡眠節律,且不會產生次日殘留效應。這不僅為臨床醫生提供了更優越的治療工具,也有望推動失眠藥物治療格局變革,進入精準醫療時代,并實現從以‘治療為中心’到以‘健康為中心’的轉變?!?/span>
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岳偉華教授:“失眠每周超過3次且持續3個月以上,并伴有入睡超30分鐘、夜間頻繁覺醒或早醒,且導致日間疲勞、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緒問題,則可能達到失眠障礙標準,建議及時尋求專業評估與干預。”
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王贊教授:“日間功能受損是失眠診斷的標準之一,也是失眠治療的主要目標之一,同樣也是失眠患者的主要訴求之一。因此對于失眠的管理應該關注全天24小時,而不僅只關注夜間癥狀?!?/span>
瑞士Idorsia公司首席執行官斯麗提·古普塔博士:“為研發一款能幫助人們快速入睡、安睡整晚且清晨醒來神清氣爽的藥物,科學家們合成了超2.5萬個化合物,從中篩選出達利雷生的化學分子?!?/span>
美國約翰·霍普金斯大學大衛·紐鮑爾教授:“傳統失眠藥物的作用是全腦的。達利雷生等雙食欲素受體拮抗劑則針對性作用于下丘腦特定區域,避免了傳統抗失眠藥的不良反應?!?/span>
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阿圖爾·庫拉教授:“達利雷生對患者夜間的失眠改善和日間功能的提高,是兩者兼具的。”
論壇期間,中國睡眠研究會為全國22家醫療機構“睡眠篩查基地”授牌。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成都四地會場同頻聯動,圍繞兩大核心議題展開同步討論。議題一聚焦失眠治療新進展與創新藥物,旨在推動臨床路徑更新;議題二關注構建“夜晚—白晝”一體化管理體系,以改善失眠患者的日間功能。
達利雷生已在全球多國上市,是目前唯一獲歐洲藥品管理局批準用于改善日間功能的DORA類藥物。該藥獲《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(2023版)》A級證據I級推薦,以及《2025中國失眠障礙診斷和治療指南(第2版)》推薦A級證據,作為失眠治療一線藥物。達利雷生未列入精神藥品管制目錄,患者獲取更為便利。
隨著此類創新藥物的落地應用,臨床將有更好地條件幫助患者實現“睡得足、睡得好、白天精力充沛”的目標,為“健康中國”建設提供重要支撐。